新华社记者:揭开黑幕为时不远 媒体造假也该打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方益波杨明)针对当前中国足球“假球”、“黑哨”风波,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阎世铎昨天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八年成果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联赛以及裁判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有些问题已经到了不下决心解决不行的时候了。现在是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时机。
阎世铎说,中国足协前一段并非“按兵不动”,而是根据自己的部署开展工作,主要是广泛征询了司法界对有关司法介入的看法,与一些俱乐部进行了接触和沟通,并有重点地做一些裁判的工作,目前调查取得突破,已有裁判承认“自己过去做错了事”。
阎世铎认为对于涉嫌收受“黑钱”的裁判,主动讲和被动讲、对中国足协讲和进入其他程序讲应该受到不同的政策对待。他说,中国足协在进一步收集证据的情况下,视裁判主动坦白和抵赖不说两种不同情况,在必要的时候提请司法介入。阎世铎说,我国法律涉及体育的内容还不是很完善和清晰,此次通过司法介入既可以打击“黑哨”,净化足球环境,同时对完善我国的司法建设也很有意义。
他表示,欢迎所有知情者拿出勇气,据实举报;也恳请有关部门能够尽快用解决问题的渠道、手段和方法介入此事,早日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阎世铎说,中国足协在此向社会郑重承诺,在此类事件中不管涉及谁,涉及多少人,只要一经查出,坚决依照法律和章程进行处罚。
记者问道,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足协在打击不正之风的问题上无所作为,中国足协对此有何看法?阎世铎说,对于足球界的不正之风,不仅俱乐部深恶痛绝,广大球迷十分不满,媒体口诛笔伐,而且中国足协也是历来非常反对的。中国足协是中国足球大家庭的一家之长,是联赛的主办者。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家庭乱七八糟,哪个主办者愿意自己主办的活动乌烟瘴气!中国足协对如何反对足球界的不正之风可以说是旗帜鲜明、三令五申,几乎做到了苦口婆心,仁至义尽。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足协有能力不强、办法不多、管理不严的问题,但产生不正之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来自于不正之风的制造者。如果说联赛中有“假球”、“黑哨”的话,那么“假球”谁跟谁打?谁给裁判钱?近几年来,中国足协曾多次不惜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和时间,找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但没有人愿意拿出证据来,也没有人承认给钱或收钱。中国足协反对不正之风的态度是坚决的。去年中国足协在处罚足球界许多不正之风事件中已经用行动作出了回答,这是有目共睹的。
在回答如何看待浙江绿城和广州吉利俱乐部提出“打黑”的问题时,阎世铎说,这次浙江绿城和广州吉利俱乐部多次通过媒体坦陈自己给了裁判钱,并表示愿意拿出证据来,下决心将收钱人曝光,帮助净化中国足球环境。中国足协认为,绿城和吉利俱乐部对这件事采取的态度是积极的,中国足协表示欢迎和支持。
记者问,有人说两家俱乐部的“打黑”宣言是为了炒作,而非真正“打黑”,对此你怎么看待?阎世铎回答道,中国足协对吉利和绿城俱乐部历来是信任的,也相信他们这次向不正之风宣战的决心是真挚的,坚定的,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是会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对社会的承诺的,是会对中国足球负责,对全国球迷负责,对媒体负责的。因为这是件严肃的事情,它已经在足球界上下、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广泛关注,岂能不了了之?否则,足球界的不正之风不仅没有得到打击,反而会助长不正之风的蔓延,今后中国足球还怎么搞?中国足协还怎么恢复全国广大球迷对足球联赛的信心?足球界、全国球迷和媒体能够答应吗?中国足球在国际足坛的形象将是怎样的呢?中国足协会与俱乐部和社会各界携手将此事搞清楚。如果这次事件搞清楚了,这是对中国足球的一大历史性贡献。
在谈到如何看待足球不正之风问题时,阎世铎代表中国足协谈了三点看法:首先是对于足球界的不正之风,既要看到其自身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要看到足球问题的社会性、国际性和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和历史性。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刚刚搞了八年,还处于初级阶段,出现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足球的许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中国足协和足球界自身就可以解决的,必须依靠全社会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郑媛报道“中国足坛现在黑哨一片,其实,这与一些足球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也有关系。”昨天,在新华社体育部,追踪报道“黑哨事件”并发出内参的记者杨明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多次强调了这一点。
揭黑报道是我19年来最难的一次
虽然做过多年体育记者,但杨明坦言,一开始对接手“黑哨”报道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次深入调查黑哨事件,是目前为止我从事记者生涯19年来接触到的最复杂、最曲折、难度最大的报道。”
这种难主要在于取证。杨明说,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报道,还要配合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掌握证据,甚至撬开一些人的嘴巴,这其中经历的各种曲折,有点像侦探小说里的情节。
他们还面临各种压力。杨明说,在采访期间,他曾接到一个不认识的人打来的电话,只有一句“忠告”:“该报的报,不该报的别报。”
“其实,一开始,我们对调查取证能否取得突破真的没有太大的信心,但后来横下心来,既然接手了,就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好在目前,扫黑运动的尖兵时代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了扩大战果的阶段。”
杨明称,根据他们的调查,已经掌握了一些资料,一些目前还不便公开的证据还写成了内参。“可以说,‘黑哨事件’离完全揭开盖子的时候不远了。”
在杭州时我的手机一反常态地安静
由于新华社记者的身份,杨明和方益波在杭州的采访,被一些媒体渲染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杨明说:“其实,我们并不像外界传的那样‘行踪诡秘’,也没有出现什么手机被打爆的情形。”
他说,在杭州,他和方益波就住在一个小旅馆里,采访都是正常安排进行的。由于他本人在足球圈里并没有太多的朋友,因此,到了杭州后,他的手机一反常态地非常安静,甚至没有一个北京的电话找过他。惟一接受过的是《体坛周报》的电话采访,那已经是他即将结束杭州之行的时候了,他只对他们透露出采访比较顺利的讯息。
据介绍,杨明原来从事的是田径和NBA报道,他开始接触足球报道时间不长,写了一些足球方面的专栏和评论文章。而方益波是新华社浙江分社的资深记者,体育报道是兼职工作,两人虽然早已认识,但此次揭黑却是第一次合作。
揭黑同时进行新闻打假
在采访中,杨明对一些足球媒体的虚假新闻开了炮。原来,前天,南方某体育报纸刊登了一篇所谓“阎世铎和新华社记者谈话曝光”的报道,以阎世铎第一人称的语气,“披露”了去年12月28日新华社记者杨明和方益波第一次采访阎世铎时的谈话内容。杨明称,其实,他与方益波两人都不认识这个撰写报道的记者,也从来没有接受过有关的采访,而且与该报也没有任何瓜葛。这篇长达一千多字、有鼻子有眼的报道,完全是捏造出来的。
在办公室,杨明拿出了一个采访本,记者看到,有关那次采访阎世铎的笔记一共有六页。对照着采访笔录和该报报道,杨明逐段点评了这篇编造出来的新闻。
“从该文来看,我们采访的上述内容,在文章里基本没有提及,而文章里所谓‘中国足协决不袒护、国际足联已关注此事、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小标的内容,与采访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这篇报道不是说与事实有出入,而是完全编造事实。”
此外,阎世铎在采访中有一些很有个性的独特语言,但在那篇给人感觉是根据采访录音整理出来的报道里全然消失,而文章出现的一些“细节”,却是纯粹空穴来风。杨明苦笑说:“报道称,阎世铎交给我们一项任务,并让有关部门为他们采访开绿灯云云,我和方益波都纳闷,不知阎到底交给了我们什么任务。”
“其实,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天,我们将谈话内容整理出来后,曾交给阎世铎签名过目,因此,这篇报道的真实性,足协的有关当事人也是可以作证的。”
媒体造假也属于该打范围
杨明对记者说,他是前天看到该媒体的报道,在吃惊的同时,他立即与方益波联系。昨天,他们拟出一个声明,在凌晨12点左右,挂到了新浪网上。
“无论是什么人,看完这篇报道后,得出的一个常识性的判断,肯定是我和方益波两人之中有人被收买了,从而对外透露出采访的内容,这已经严重损害了我们个人的声誉,此外,对新华社的品牌也造成恶劣的影响。我们不得不首先以声明的形式澄清此事,必要的时候,还可能采取司法程序追究责任。”
在采访中,杨明感慨地说:“现在,有些足球媒体专注于挖内幕,小道消息,有时甚至直接编造假新闻,现在大家都在打击黑哨,而如果媒体本身也造假,是否也属于该打的范围呢?”
他表示说:“一些足球媒体对黑哨等不正之风是负有一定责任的,我不希望因为这个事情,转移大家扫黑的视线,但我希望能通过这件事,揭开媒体造假报道的盖子,这对我们的足球环境也是一种净化。”(北京青年报)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