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体坛广角 > 正文  

谁给了江津机会 米卢拯救谢晖曲波-十强赛秘史(2)

www.creaders.net | 2002-03-01 11:48:37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米卢与南勇之间的激烈争论,至少在教练组这个小圈子里是很容易扩散的,大家似乎用了几天时间来缓和彼此之间的紧张气氛。直到7月4日的上午10点正,大宝饭店616室里才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米卢、朱和元、马克坚、金志扬、沈祥福与徐涛等人组成的整套教练班子正式进入了确定人员的程序。十强赛后有人曾经有过一个玩笑般的设想,如果今后要开设一条纪念中国足球第一次打进世界杯的旅游123456789热线,大宝饭店将与五里河体育场及绿岛酒店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景点。尤其是大宝饭店,对于十强赛而言,具有“遵义会
议”般的意义。

  也正是从7月4日开始,由于媒体对国家队人选突然有了高度的警觉性,与会的每个人在走进会场后都必须作一番“严守秘密”的宣誓。但最终秘密还是没能完全守住,体育总局下属的一家足球专业报率先刊登了国家队大名单,引发了轰动一时的“泄密事件”。据说当时总局大院里发动了一场广泛的“捉奸运动”,守门员教练徐涛一度成为最大的“泄密嫌疑人”。而徐涛在以自己的人格向领导担保没有出卖情报后,又在电话里大骂了一位对他持怀疑态度的资深记者。足协新闻发言人董华旋即又“代表徐涛”向记者致歉,但记者坚决没有接受。

  不过,4日这一天的会议还只是一场“热身赛”,教练组向米卢提供了所有想得到的人选。

  是谁给了江津机会?

  人员问题向来是一个敏感话题,这不仅是对于外界的关注而言,对于教练组本身也是如此,因为每个发言者都必须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对具体球员的好恶。顾问马克坚“倚老卖老”,打响了讨论会的第一炮:“参加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九小组预赛的运动员,不能代表目前国内最佳人选”———这句短促的话可谓集中反映了中方教练对米卢小组赛用人方式的不满———“鉴于此,我们认为参加十强赛时,应考虑征调一些有能力和大赛经验的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同时参加十强赛时,正式运动员最好为23名,其中守门员3名,其他各位置原则上至少有2名运动员且为国内目前最好人选。这样不仅有利于保障队伍参赛,同时也有利于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此外,最好还有十几名运动员作为替补,让其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作好随时征调参赛的准备。”

  米卢显然知道这时候没有再争论小组赛用人好坏的必要,面对马老颇有所指的说法竟然一言不发,但这个心结却在后面的讨论中时常导致两种观念的磨擦,这是后话。紧接下来,徐涛把守门员作为一个单独的内容拿出来,向米卢介绍了几位现役国门和表现突出的俱乐部守门员的情况,他第一个便提到了正选国门江津,江津在泰达队沦为替补门将的确是小组赛后最受关注的现象。徐涛介绍说:“江津:至今没有在联赛中打比赛,我们之间每周都进行联系;原因:俱乐部启用年轻球员、本人后拇指韧带撕裂影响正常训练;现状:参加正常训练,但至今没有比赛,有问题;建议:与俱乐部商议,希望让他参加后两轮联赛。”米卢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此的看法:“如果未参加联赛的运动员,将难以入选国家队,同时将很难代表国家队参赛。”

  平心而论,米卢对这一介绍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米卢在十强赛上对江津的坚信不疑近乎神奇,也是人们在称赞米卢的用人时一个最经典的范例,但事实证明,米卢在整个确定名单的过程中对再次调入江津一直持反对意见,反而在上海四国赛上江津发挥有失水准后又态度突变。对于知情的中方教练来说,这是一个谜一般的转变,但至少可以证明米卢在用人上不受成见的左右。以这段经历为背景,米卢对江津的使用颇有点破格的味道,而最初给了江津机会的,倒是中方教练们习惯性的沿用作风。

  相比于江津,两名替补门将区楚良和符宾,反而因为联赛中的稳定表现没有引起任何异议。徐涛随后也提到了安琦、高健斌和虞伟亮三名可以考虑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米徐两人的意见相当一致,安琦因为情况较为了解,“可考虑入选”,而高健斌和虞伟亮两人则是“在联赛中有一定表现,但对其把握比赛的能力心中没底,不准备考虑入选国家队”。

  走马点将“杀人于无形”

  很多年前看《加里森敢死队》,对组建敢死队的过程一直印象颇深,技术人员站在前面,报出每个人的姓名,然后用幻灯片打出人像,再逐一介绍,“善使飞刀,杀人于无形”、“丛林作战经验丰富”或“有13次野战经历,枪法极准”等,下面的一干挑选者则交头接耳、表情各异。当马克坚随后根据一份《中方教练组通过观看联赛提供队员情况》的材料,逐一向米卢进行陈述时,当时场景也颇有其中神韵。这段经历的详情很有必要在此重现,它至少能让人们知道,曾经有多少人进入过国家队挑选者的视野,虽然有些人在反复的权衡过后仍然放弃,有些人只在只言片语中昙花一现,而有些人甚至未获一顾便已成过眼云烟。

  孙继海:能胜任左、右边后卫。目前大腿伤病有所好转但未痊愈,小组赛后一直参加联赛且表现很努力,本人十分关心能否再回国家队。

  徐云龙:开始司职右后卫,后司职中卫和前锋。现身体状况较好。

  陈刚:小组赛后一直参加联赛,显著特点是助攻较防守好。(当马克坚说到此处时,米卢像是在跟他较劲一样,发表了一句很无聊的评价:对陈刚的特点已了解。按我们习惯的话来翻译,他的意思大概是:这话还用得着你说?)

  魏新:推荐人选,司职前卫,来自重庆力帆俱乐部。生于1977年,特点是攻守兼备,责任心较强,体能较好,速度较快。

  吴承瑛:目前状态一般,但除吴承瑛外,一直感觉左后卫位置无较好人选。

  朱凯:推荐人选,来自辽宁俱乐部。生于1977年,风格类似李伟峰,速度快,拼抢积极,曾是国青队队员。(米卢在此插问:曾是哪一届国青队队员,与李尧相比如何?马克坚回答:为上两届国青队队员,个人能力较李尧强,显著特点是在左路传进攻球不错。)

  赵家林:推荐人选,来自八一俱乐部。生于1975年,体能好,速度快,防守好。(马克坚特别指出:朱凯、赵家林比李尧、黄勇个人能力强;米卢问:是否代表过国家队参赛?马克坚答:朱凯曾于1998年代表国青队参加了东亚运动会;米卢再问:为何后来未入选国家队?朱和元从旁幽了他一默:当小组赛征调李尧时,金志扬曾推荐过朱凯,米卢因未考察过此运动员故未召入国家队。)

  范志毅:大家已十分了解,在此不再介绍。

  张恩华:伤病有所好转,前两轮比赛时受伤,故上一轮联赛未上场。

  李伟峰:情况较好。

  杜威:推荐人选,来自国青队,生于1981年。

  季铭义:推荐人选,来自大连实德俱乐部。生于1980年,为推荐人选中参加联赛和足协杯比赛场次最多的。

  孙庆:推荐人选,来自重庆力帆俱乐部。生于1969年,防守能力强,头球不错。

  黎兵:考虑到队伍目前前锋较多,其司职中后卫不错,可作为人选之一。(对于这一新建议,米卢突然发问:黎兵司职中后卫的最后一场比赛为何时?马克坚不愧为中国足坛的“活字典”:6月14日第十轮比赛。米卢再问:黎兵以前司职过中后卫吗?马克坚回答:在国奥队时司职后卫,现代表俱乐部参加联赛时也经常司职中后卫。但米卢不是霍顿,一句话便剥夺了黎兵再一次“老树发新枝”的机会:黎兵速度较慢,尤其是转身时。米卢又问舒畅和小李明目前如何?马克坚只好如实“招”来:舒畅心脏有问题恐难以再用,小李明今年参加联赛上场次数较少,状态也不太好。两名山东籍后卫也就此别过。)

  至此马克坚报完了后卫组的全部候选名单,大概是刚才的讨论让他更加感到了中后卫位置上的薄弱,于是进一步提醒米卢:“应该考虑小组赛时两名中后卫范志毅和李伟峰均属同一风格,特点为拼抢凶狠、防守积极,但容易犯规、位置感不强、欠稳妥,尤其是范志毅在大赛时经常犯致命性错误。”米卢终于有机会替小组赛“申冤”:“是否换其他人选就可避免此类问题呢?考虑综合能力和各方面因素,这两名中后卫目前在国内还是比较突出的,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误。”马克坚没有再继续纠缠下去,接着报前卫组人员。

  李明:状态不错,但有伤。

  姚夏:自英国治伤回国后,老伤已痊愈但身体有些发胖,速度快的特点还是较突出的,但近期又受伤。(米卢:如果这样,估计入选国家队较困难。)

  李小鹏:一直都在参加联赛。

  肇俊哲:推荐人选,来自辽宁俱乐部。生于1979年,原国奥队队员,现为辽宁队队长;有能力适应现在国家队技战术打法,奔跑能力强,类似李铁,责任心强、人品好,能严格贯彻、遵守教练员技战术意图和场上纪律要求。(在不惜笔墨地介绍完肇俊哲后,马克坚又像是自言自语似地加入了一句评价以作强调:根据主教练对前卫的要求,肇俊哲是个不错的人选。可偏偏主教练米卢自始至终未置一词,他对肇俊哲的坚持同样是个谜。)

  大概情绪受到影响,此后数人马克坚的介绍极为“精练”。申思:前几轮表现不错,现在状态一般;祁宏:状态一般;李铁:状态不错;马明宇:联赛表现不错;邵佳一:表现不稳定,时好时坏;姜峰:推荐人选,来自重庆力帆俱乐部,生于1970年,特点是擅长组织,传球不错;王鹏:推荐人选,来自大连实德俱乐部,生于1978年,原国奥队队员,属进攻型前卫。但米卢稳如泰山,依旧守口如瓶。

  接下来马克坚又介绍了郝海东、张玉宁、曲圣卿、宿茂臻、于根伟、高峰、李毅、李金羽这八名前锋的情况,米卢仍然寡言少语,只是在听到张、曲和宿三人身上同时存在伤病情况时,再次发了一句感叹,“国家队队员经常带伤参赛,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谈的问题了”。有意思的是,当马克坚介绍曲圣卿“一直参加联赛,在国家队时可能缺乏自信心,所患痔疮仍旧,医生建议保守治疗”时,不知道为什么,米卢突然来了一句“患这种伤病不能称之为正常人”,大概他又想到了自己亲自扒掉曲圣卿裤子验伤的一幕。

  米卢拯救谢晖曲波

  米卢毕竟是一个江湖经验老到的角色,马克坚一轮“唱票”过后,他基本上已经摸清了中方教练组的取舍与思路。他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把自己的打算不容置疑地表达出来。他肯定知道,这个时候任何忍耐与谦让都很可能使自己丧失主动权。按照程序,这时轮到金志扬阐述中方教练推荐人员的考虑原则。在综合小组赛与联赛情况、十强赛对手情况及中国队历年与西亚球队交战经验的前提下,金志扬认为,针对西亚球员个人突破能力强的特点,后卫人选需要强调个人防守能力;针对中场缺乏活力的问题,前卫线应该增加奔跑能力强、力量和速度素质好的年轻球员,以期达到主教练的攻防整体技战术要求;而针对西亚各国惧怕我们快速打法的情况,前锋球员则应强调速度素质和个人突破能力。

  金志扬的观点显然为米卢的“后发制人”提供了契机,他当即发问:“如果以这种方式考虑,你们认为哪些运动员可以入选国家队?例如四个前锋,如果有新人入选,必然有老人退出,排个次序如何?”马克坚挺身而出:“排除其他因素,依据个人能力依次为杨晨、郝海东、张玉宁和高峰。”“那么谢晖呢?”“估计在五六位了”。米卢再也按捺不住了,就此开始了“露骨”的独白:“这仅代表你个人的意见。谢晖代表德国亚琛俱乐部和国家队共进了多少球?从谢晖在德国亚琛所进14球的表现来看,他完全应该进入国家队。挑选前锋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即进了多少球、场上表现和球队成绩。高峰2000年联赛表现似乎也不是太好,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仅仅具有大赛经验,也很难入选国家队。另外,世青赛中国队进了几个球?谁进的?”一旁沈祥福像每说一个字都要付钱似地简练:2个,曲波。米卢当然知道他的答案,“结果如此,说明曲波在这方面还是有能力的。而高峰本赛季攻进几球?”金志扬:“3个,因为参加联赛场次较少。”米卢:“不管什么原因,进球少就足以说明。还有,如果队伍整体上打得好,且能融入到其中,曲圣卿将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前锋,可上海申花近两场连续失利,说明没有发挥出个人能力,说明不会利用整体技战术。考虑运动员首先要考察个人能力和特点,若不能在队伍整体之中体现出来,恐怕也难以入选国家队。”

  米卢寥寥数语已经轻松决定了数名球员的生死,不仅挥手点了高峰和曲圣卿两人的“死穴”,而且还把曲波和谢晖两人从中方教练的推荐名单外拉了回来。事后看来,米卢坚持让曲波和谢晖在对卡塔尔的客场比赛中同时首发,并非突发奇想,遗憾的是这两人并没有给他挣脸。话已至此,米卢索性打开了话匣子,并且把话题越扯越远,“现在国家队谁进球最多?实际上目前没有谁特别突出,因为联赛本身质量不太高,比赛无太多内容,队员表现也不是太好”,“中国球员在一周内参加三场比赛不适应,这不仅体现在联赛中,也体现在国青队身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国青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取消考察其中球员的计划,这也是一个问题”,“沈指导不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否稳妥?国家队重要,但同时也应该考虑国青队的利益”。

  领队朱和元见状赶紧收场,表示“关于国家队名单和人选问题,还可以在今后几天内探讨”。但此时的米卢已是锋芒毕露,顺手拈来都是话题:“观看录像带重点在于小组赛,热身赛意义不大,已有计划观看录像带,但不是现在;另外,还打算从西亚教练那里获得一些有针对性的比赛录像带和有价值的信息。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预选赛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支球队最重要的是什么?”朱和元回答:“教练组和运动员对比赛的统一认识很重要,而主教练的指导思想和思路是关键。”米卢继续发问:“在国家队中大家思想是否统一?比如说团队精神?”朱和元也算知己知彼,“第一,思想是否统一,主教练要发挥主要作用;第二,能否将运动员团结在一起,主教练也要发挥主要作用”。米卢一看皮球踢给了自己,马上又反戈一击:“从理论上而言,这是正确的,但结合实际情况,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为达到这个目的,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金志扬想都没想:“团结在主教练周围,以主教练为核心。”

  朱和元显然清楚继续下去全都会中了米卢的套,于是再次转移话题说:“我们来讨论一下四国邀请赛的赛程安排。为充分锻炼队伍、适应西亚球队打法,我建议先打科威特。”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建议。但对朱和元的再三打岔耿耿于怀的米卢毫不留情地回答:“这是你的建议,但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赢得邀请赛,还是获得世界杯出线权?应该把目光着眼于十强赛,而不是邀请赛。就训练方案有何具体要求?”朱和元大概也想打个圆场,马上回答:“第一,如主教练所言,由于联赛质量不高,进国家队后应在主教练的带领下进行补课;第二,希望教练组了解主教练想法,并积极协助主教练工作。”

  可是米卢仍不买账,继续较劲道:“计划重要,但观察更重要。”朱和元终于被米卢的步步紧逼惹得性起,断然抛出来最后一句话:“目前主教练应考虑自己该做什么,而不是考虑中国足协和别人做什么,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计划,就是在建议你主教练应该做这些工作。”

  就像后来的数次会议一样,几乎每一次都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以一种颇为强硬的方式来结束一场争论,以避免更大的分歧以更加激烈的方式出现在这群人当中。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形式的会议几乎可以应了那句本应在夫妻之间出现的话:床头吵架床尾和。 (足球报)
   0


相关新闻
创造历史!26年世界杯决赛将上演“中场秀”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