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作为首发后腰 还不如做替补前锋
因为有了一记进球,而且是一记帮助本队打开胜利之门的关键性进球,杨晨阔别五年之后的首次甲A演出,是可以以完美谢幕告终的。
姑且不论5年的留洋生涯给杨晨在技术意识上带来的提高,至少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承受力方面,那种艰难的磨砺显然是一种宝贵的收获。
一支很是陌生的球队,一个相对陌生的联赛,一个极其陌生的位置以及无数双期待的眼神,杨晨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开始了其归国的第三次创业。
同样的压力也摆在了朱广沪的面前,除了压力,还有一道难题——将杨晨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有了堤亚哥和李毅这对业已成熟的锋线搭档,再加上个人技术比较出众的新外援吉马的加盟,原本置身前场铁三角当中的郑智都不得不退回到中后场,初来乍到的杨晨自然也难以跻身前场攻击阵容之列,于是,杨晨只能被锁定在后腰的位置上了。
朱广沪做出这样的决定不仅仅要出于战术方面的考虑,还要考虑到球员使用中的一种平衡。平心而论,杨晨在首场比赛中的表现是尽职尽责的,他用积极奔跑,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中后场的阻截和拼抢当中,当然,他也不得不面临着攻守两个环节不可兼得的矛盾。
开场3分钟的远射破门得分,并不能够完全证明杨晨已经迅速适应了后腰位置,相反在余下的更多的比赛时间里,由于位置技术和位置职责的要求,至少在自身个人突破和速度这两个特长上,杨晨没有能够最充分地体现出来。
如果单论中后场的防守阻截,杨晨对于球队的贡献似乎并不能够比在名气和身价上与之相距遥远的队友李健华更大——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作为多年习惯于踢中峰以及边锋的杨晨来说,在后腰的位置上无法完全发挥其最大的特长。
五大国脚必须同时首发,两名中前场外援必须上场,同时又必须让更多的球员站在各自最熟悉的位置上,借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以往战术体系的稳定性,朱广沪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首先想到让杨晨暂时做出牺牲了。
换个角度说,在这种非正常排兵布阵的情况下,杨晨作为首发的后腰出场的作用,可能还不如他作为替补前锋出场的作用显著。当然这是朱广沪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对于杨晨而言他只能最大限度的去适应主教练的要求。
这毕竟是杨晨回国加盟健力宝队之后的首次登场比赛,队友之间的传递配合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契。能在新的位置上首先贡献一粒进球,至少将会为其日后在这支球队当中逐步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和角色,奠定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基础。
杨晨会不会将后腰进行到底?目前尚无法定论,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如果一支球队花了很大的精力引进了一名很好的前锋,目的是为了让他的到来增强本队的中场组织和中场防守,这可能不是一桩很精明的交易。
还记得2000年亚洲杯三四名决赛中,在人员紧缺的无奈中米卢让谢晖踢了一场后腰吗?谢晖后来曾经回忆说,那是自己感觉最为“痛苦”的一场比赛。
杨晨不是罗纳尔多、不是维埃里、不是欧文……即使是罗纳尔多、维埃里和欧文,如果有一天他们突然出现在了后腰的位置上,那肯定是在参加一场其乐融融的“家庭PATY”式的足球游戏而不会是西甲、意甲或者英超。 (新浪体育/董路 )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