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骅伟举报东方男篮贿赂裁判碰壁
7月24日,球报刊登了《10万元牵出篮坛案中案》一文后,在圈内圈外引起强烈反响。为了追踪事情的进展,记者对多方人士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采访。在上海近40℃的酷暑下,记者的笔端却格外冷静。
东方俱乐部传真“代言”
7月24日,也就是该报道见报后当天,记者首先接到了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的电话,他向记者核对了传真号码,并表示过一会儿俱乐部将会就相关意见传真给各媒体,也包括球报。谈起对球报报道的看法,该工作人员显得非常谨慎,只是称现在几家门户网站都在显要位置转载了这篇报道。
当天晚上22时22分,记者收到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传真。
传真共10页,其中包括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授权的常年法律顾问、上海市新文汇律师事务所律师的声明;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检察院就犯罪嫌疑人张骅伟立案侦查情况说明以及50万人民币借款案的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新文汇律师事务所的声明指出:张骅伟曾任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鞍山训练基地负责人,因涉嫌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学员学费不入账,占为己有,已由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检察院正式决定立案,现此案正在侦检查中。另外,张骅伟的舅舅王景生向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起诉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和鞍山训练基地,索要50万借款一案,已由徐汇区人员法院于7月10日作出一审判决,依法驳回原告王景生的诉讼请求,在此案件中,法院经审理确认了两个事实:(一)所谓王景生通过张骅伟借给基地的50万元,张骅伟没有解入基地的财务账;(二)王景生在诉讼中提供的借条,所写日期是1999年3月1日,但所盖的财务专用章是1999年8月之后才刻制使用的。王景生和张骅伟都承认借条实际上是2001年8月出具的。因此,法院对此证据不予采信,依法驳回了王景生的诉讼请求。
此外,声明中还写道:今天,张骅伟以向媒体抖猛料的方式,举报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10万元贿赂裁判。对此,律师严正声明: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从来没有贿赂裁判。对于张骅伟的诽谤行为,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已决定在近日向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提起名誉权诉讼。
犯罪嫌疑人张骅伟立案侦察情况说明是由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检察院在2003年7月24日发出的,情况说明中有检察院的公章。在这份检察院给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有限公司的情况说明中写道:你单位举报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有限公司鞍山训练基地前负责人张骅伟涉嫌犯罪一案,经初查,我单位已正式决定立案,现此案正在侦查中。
司法部门拒绝张骅伟
第二天,也就是7月25日,记者接到报社任务———面对面采访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李耀民。记者随后与李耀民进行联系。
首先拨打手机,但李耀民的手机一直无法接通。记者随即赶到了位于徐汇区斜土路上的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然而当时李耀民并不在办公室,只有办公人员在平静地办公,经过前一天的忙碌之后,俱乐部显然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阵脚。
26日晚,记者终于联系上了李耀民,但李耀民表示并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我现在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我们俱乐部的态度已经通过传真发布给媒体了。”李耀民所说的传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容。
与此同时,周四下午两点,张骅伟专门前往上海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院的一位同志听了张骅伟讲述的情况后表示:根据他的初步判断,这属于企业的行贿受贿,归公安局经侦部门受理,国家工作人员的行贿受贿,才归他们检察院管。
25日上午10点,张骅伟又专门前往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经侦总队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管辖权的关系,他应该到徐汇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张骅伟又在当天上午11点左右,前往位于八万人体育场附近的上海徐汇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的一位女同志接待了张骅伟,在听取了张骅伟的介绍之后,这位女同志表示,你如果要举报,首先必须把材料准备充足,你现在证据不足,我们很难受理。据张骅伟介绍,这一段,他准备收集相关材料,在材料收集完整后,邮寄给上海徐汇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篮管中心给裁判封口
球报报道让篮球圈内外一片哗然,但作为中国篮球导航灯的中国篮协一直没有做出任何举措,而当同几位执法CBA多年的资深裁判询问贿赂案时,他们的口径却很一致:“已经记不得那场比赛了,篮协要求我们不能说半个字……”很显然,篮协“封口”裁判已经认识到“篮坛案中案”的严重性,尤其是在篮协新旧掌门人刚刚交接完毕,CBA新赛季即将开打之际,半点失误都会满盘皆输。“别问我们那么多,对于这个事件,中国篮协会在适当的时候给外界一个说话,但现在我们不能说什么,你们媒体也不用猛炒!这对谁都没有好处!”当同篮协一位官员询问其态度时,这位官员愤愤不平地说。
同足球界“黑哨”大行其道相比,篮球裁判在“兢兢业业”工作的同时,收取各个俱乐部的恩惠完全可以称得上“小打小闹”,一件礼物、一顿酒局、几万块钱成了俱乐部同裁判沟通的手段。而对于篮坛横行的“黑哨、昏哨”,中国篮协一般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市场初步推广、职业化的规范建立、包装正常运作是篮协立足也是让CBA越加成熟的根基。
上层不让说半点关于“送钱”的事,执法CBA的各个裁判当然是言听计从。当同一位曾执法过奥运会、世锦赛等多项大赛的裁判谈论“上海东方队给裁判送钱”一事时,这位资深裁判表示不想发表观点,“上海3:1淘汰广东的比赛具体谁是裁判,我忘记了,但那年的总决赛我是裁判。现在东方男篮的事我也听说了,毕竟是圈里人,很多裁判做事我不好,但裁判收取好处,这样的事的确有。再有,最近篮协也给所有执法过CBA的裁判打过电话,对于此事,那个裁判也不能说的。”(球报)
中国篮球黑哨其实不算黑 两万元就足以摆平一切
张骅伟举报东方男篮向裁判送钱一事,由于没有充分证据极有可能是一场闹剧,但中国篮坛种种不正常现象从此将受到广泛关注。黑哨假球不仅是足球的“专利”,篮球也同样存在。中国篮球裁判的现状如何?裁判的执法是否受到应有的监督?除了裁判之外还有哪些人在破坏游戏规则?种种疑问,都值得中国篮球界深思!
篮球裁判多为圈内人员
在中国,足球裁判都是业余的,很多人都是学校的老师或非体育行业的普通工作人员,他们与球队和球员都没有太深的渊源,惟一要做的就是对中国足协负责。相比之下,篮球裁判的身份就复杂得多,他们中有学校的老师,有机关的工作人员,但更多的却是篮球圈内人士,比如各省市体委的官员、甚至地方体育局主管篮球的领导。
身份的特性直接带来工作的弊端。很多裁判以前就是篮球运动员,或者在篮球俱乐部工作,改当裁判后,原来的社会关系还在继续,当执法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球队比赛时,就很难做到公平。“足球比赛做裁判工作很复杂,先要找中间人,然后通过中间人联系裁判,这样很容易出事。但做篮球裁判的工作就简单多了!”某篮球俱乐部老总透露,“篮球裁判都是圈内人,大伙平时就非常熟悉,没事就在一起喝酒,办事当然直接。”
都在一个圈内,裁判们平时的联系自然多了起来,执法时互相“配合”,彼此心照不宣、格外默契。近几年,中国篮球裁判界很少有新人涌现,这也使得老裁判们缺乏竞争的压力和动力,滋长了不良习气。
“招待”裁判并不奢侈
比起足球裁判,篮球裁判们的生活实在是清贫,据圈内人士透露,一位国际级的裁判,一年各种收入加起来都很难超过10万元。
根据中国篮协的政策,每执法一场联赛,主裁判可获得1000元左右酬劳,助理裁判为700元左右。按照惯例,每逢主场作战,俱乐部大多会给裁判孝敬点“茶水费”,但一般都不会太多,最少的一千元,最多也不超过一万元。即便最重要的比赛,两万元也足以摆平一切。
前几年的中国篮球联赛,接待裁判都由主队俱乐部负责,后来考虑到其中的弊端,中国篮协从去年起改由地方篮管中心负责接待裁判。但由于篮管中心的很多官员也是裁判,加之他们与当地篮球俱乐部关系密切,因此接待归篮管中心,实际出钱的还是俱乐部。
不过,比起足球裁判,篮球裁判还是廉洁很多。他们很少住超过四星级的酒店,饮食也是运动员标准。一些裁判赛后喜欢与球员出去吃宵夜,那纯粹是因为“哥们儿”义气,吃罢裁判都抢着埋单。
“黑哨”其实不算黑
由于篮球比赛固有的规则,裁判们不可能判罚“红牌”或“点球”,最多只是在犯规的判罚上严格一点,因此除非双方实力非常接近,否则裁判并不是胜负的主宰。从这个意义上说,篮球场上的“黑哨”并不可怕,而且他们大多很讲义气和良心。
某国际篮球裁判如此披露自己的执法之道:“一场比赛,往往前两节吹客队比较严,等比分拉开后,再对主队严些,这时候谁都不会太计较。所以从赛后的技术统计看,双方犯规的次数差不多,找不到裁判什么毛病。”
另外,篮球比赛有三名裁判,除了主裁,两名助理裁判的哨子也有效,这就避免了吹“黑哨”的难度,不像足球比赛那样,主裁可以否决边裁的判罚。篮球比赛过程中每有争议判罚,比如走步、24秒违例、3秒违例等,当双方与裁判争执不下时,比赛监督拥有最终裁决权。主裁判的权力被分散,也就减少了“黑哨”的可能。
一位俱乐部老总坦言:“我们给裁判做工作,并没寄予太大希望,比如让他保证我们必须赢。与足球不同,篮球比赛爆冷很难,我们一般只买几个关键哨,即便输了也不怨裁判。”
做球员工作更有效
很多篮球俱乐部都表示,与其做裁判工作,还不如做对方主力球员的工作,那样效果会好很多。
有这样一个案例:2001-2002赛季,辽宁男篮客场挑战一支有降级危险的球队,赛前,对方俱乐部通过“线人”找到辽宁队主力后卫李晓勇,以4万元的价格希望后者“手下留情”,但李晓勇断然回绝。那场比赛,李晓勇表现神勇,上半场就独得20分,结果下半场裁判莫名其妙地判他几次犯规,李晓勇很快就被罚出场外。
虽然篮球运动员挣的不多,但绝大多数球员都能像李晓勇那样回绝“假球”。相反,个别球员却违反职业道德,做出损害自己球队利益的事,有的人挣的脏钱甚至比工资奖金还要高。(球报)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