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体坛广角 > 正文  

国脚打着哈欠就上场 “面子”困扰中国足球

www.creaders.net | 2003-10-28 15:33:46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我不会踢球,但我的眼睛好使。今天上午,我就发现有些国脚的精神面貌太差,打着哈欠就上场了,训练中一点也不卖力。我敢肯定地说,下一次集训,这样的球员肯定不会再来了。”


  ——4月18日,阎世铎在河北香河观看国家队训练之后给全体国脚“讲话”时说的一句话。


  “有一些参加过上次集训的队员,可能不会出现在下一次集训中了。”“如果你的意志品质不过硬,关键时候你拼不出来,你的技战术水平再高也发挥不出来,所以在下一次集训中,那些意志品质差的队员我是不会再到国奥队来了。”

  ——10月22日,沈祥福在国奥队被分在12强“死亡之组”之后的谈首次集训名单时对记者的表态。


  “面子”是个卫生死角

  阎世铎和沈祥福在不同时间的相同语气的表态,表明了一个强硬的声音,中国足球要成绩,要出线,但更要脸面,要精神。

  之所以在国家队和国奥队集训的不同时期,头面人物会发出“如果……就不要”式的警告,是有其深刻的背景的。被很多人忽略的“面子”问题,是中国足球的一个卫生死角,很肮脏或者很隐蔽,平日里很少有人会把视线投向那里。

  何为“面子”,令踢球者身陷两难

  第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人是张玉宁。

  在阎世铎4月18日发出“下一次集训,这样的队员肯定不会再来了”警告之后,就有媒体分析认为阎世铎指的就是张玉宁这样的队员。因为张玉宁可能是因为有伤或者别的原因,在那一时期的国家队训练中不太卖力,被有些记者公推为最懒的队员。

  在媒体指名道姓地猜测张玉宁可能是阎世铎批评的对象时,为了队内的稳定和团结,有关方面并未证实这样的猜测。但是在5月12日开始集结的被公认为“汉(哈恩)三期”国脚名单中,张玉宁的名字却真的消失了。

  据一全熟悉张玉宁的人透露,张玉宁并不是不爱抢不能抢,但是他认为自己的特长不在拼抢方面,如果他把精力全用到抢上,其他特长就会同时不存在。

  这一观点也许有道理,但在有些人看来,管理者不喜欢张玉宁,就是不喜欢懒惰。这可能与一个人的足球观念有关,可能如果换一个管理者,或者换一个教练,也许就会喜欢张玉宁这样的球员,但是在现在的中国足坛没有技术和意识太狂傲的人材的情况下,不抢、不跑、不拼命,就没有你的国脚名额。

  阎世铎没有口头批评过被公认为不擅拼抢的张玉宁,但是他对李金羽和吴坪峰这样的满场飞奔型球员却经常进行口头表扬。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在米卢时代,跑不死的李铁也曾被视为一个优秀典型。后来,在美国系列拉练赛中,李金羽就是因为一个“拼”字,被热身赛对手海地队员给“废”了,至今还不能重上绿茵场;而以前根本不可能被视为国奥队主力的吴坪峰也因为在对叙利亚比赛中的拼搏精神而被全国球迷亮出了全队的最高分。李金羽和吴坪峰们,不一定能为国字号球队争得胜利,但他们一定为中国足球抢回了些许“面子”。

  10月23日出版的《体育周报》载文称,国管部主任朱和元谈论国奥队在亚洲12强赛出线前景时认为,如果国奥队不能在意志品质上有较大改观,想战胜对手肯定是一句空话。朱和元称:“沈指导还是跟以前一样敬业,但这些队员已经变了,他们明显缺乏斗志……这支球队跟两年前的那支队伍已有所不同了,主要是在思想意志上退步了。”

  这篇文章还援引朱和元的话称,“阿根廷世青赛闯入16强后,他们被冠以‘超白金一代’,其中大部分人都在甲A打上了主力,腰包越来越鼓,架子越来越大,斗志却明显不如前两年,这正是中国球员的通病。”

  “态度决定一切”,看来2002的“米卢思想”在2003的“哈沈时代”仍有必要被大力提倡。

  不要“面子”,令管理者怒其不争

  到底什么是“面子”,这在有些国脚的意识里恐怕还不清楚。可能有些人认为开车子、戴链子、花票子、泡马子就等于“很面子”,至于在比赛里要不要顾及一下别人的“面子”,比如对方的“面子”、球迷的“面子”甚至中国足球的大“面子”,那就考虑得很少了。

  第二个容易被忽略的值得作为教材的球员,是被国家队开除出队的北京现代队球员徐云龙。

  10月24日出版的广州《足球》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徐云龙复出要进球”的采访文章——徐云龙称,“我真是挺后悔的,今年加起来被停了将近十轮比赛……我这轮复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球,弥补因为自己被停赛而给俱乐部带来的损失。”

  10月26日,甲A第22轮,现代队以5比0战胜八一队,徐云龙登场亮相。作为一名曾入选国家队的球员,徐云龙的违纪经历可以用“二进宫”来形容。复出之后,他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进球”,这本身没有错,但这进球心切的情绪背后是不是也隐藏着一种浮躁?徐云龙们首先应该反思的“给俱乐部(给国家)带来的损失”到底是场上的,还是场下的?

  哈恩多次去工体观看北京现代队的比赛,主要就是去看徐云龙,这主要是因为徐云龙在比赛场上敢于拼搏的劲头符合本届国家队的选人标准。徐云龙两次违纪,停赛将近十轮,但是哈恩仍然对他念念不忘,看来是给足了徐云龙的“面子”。

  除屡教待改的徐云龙以外,曾入选国家队和国奥队的李健、徐亮、安琦等队员的违规违纪也让管理者伤透脑筋。安琦被禁赛直接影响到了大连实德队在亚洲冠军联赛半决赛中的成绩,而因“泡吧事件”被开除出国奥队的徐亮,在中叙之战大敌当前用人之时也曾引起足球舆论界“要不要法外开恩”的争论,险些成为国奥队差点阴沟翻船的“败因”之一。

  国脚违纪,损害的是中国足球的脸面。在最近的甲A中,我们看到了令人感慨的一幕,米卢时期的国脚主力、一向被认为是中国好球员楷模的杨晨对着电视镜头为自己的冲动行为深表歉意。我们不禁要问,国内现有的足球染缸,究竟要把我们的踢球者染成什么颜色?而在普通球员甚至国脚频繁违纪的背后,对违纪行为深恶痛绝的管理者的责任又在哪里呢?

  太要“面子”,令执教者百思不解

  在有些国脚有意无意地干着损害国家队和国奥队脸面的事情的同时,一些太要“面子”的行为也在阻碍着国字号球队的改良进程。

  2003年年初,曾任中国足协远赴欧洲选帅组组长的金志扬在国家队新帅哈恩上任伊始便直言不讳地预言:哈恩也许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哈恩,是我们的第三本教材。

  也许是金志扬真的有先见之明。在担任中国队主帅整整半年之后的9月15日,哈恩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第一次向外界抛出了“中国队心理素质差是因为队员害怕丢‘面子’”的观点——

  哈恩说:“也许当我批评一名球员时,他就会感觉丢了面子。对于一名中国球员而言,丢面子终究不是一件好事,不论男女均是如此。如果你犯错了,没有人会喋喋不休似乎要将你置于死地,你只有通过犯错才可以不断吸取教训进行改进。但我们能够怎样告诉他,他的错误在哪里,同时又不让他觉得丢面子呢?我想这是我目前碰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哈恩将中国球员的这种问题归结为文化上的根源,他认为中国的文化让球员们奉行一种“中庸”之道。哈恩说:“他们的文化推行这样一种哲学,你告诉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但是在足球场上,你应该更具有创造力。你在球场上应该做什么、怎么做,都应该由你自己决定,而不是那些不在场上的人代替你来做决定。”

  来自德国的荷兰人阿里哈恩感觉到了他在中国教足球的最大压力并非来自训练场内,而是来自不同的文化理念,中国人认为正确的处事哲学,在哈恩那里可能就是“败笔”。

  令人感到更为无奈的是,哈恩在9月15日对路透社记者表达的不解,在仅隔两天之后的9月17日中叙大马士革之战中再次得到验证——

  比赛最后时刻,叙利亚队在前场右路进攻受阻,中国队断球后,周林拿球正不知所措时,电视机前的国内球迷们都能听见了主教练沈祥福在场边那声嘶力竭的呐喊:

  “周林,周林,看一下吴坪峰的位置,看一下吴坪峰的位置!把球传给于涛!”

  于是,周林“咣”地一脚踢出去,直飞对方禁区,既没找到于涛,也没有找到吴坪峰。球被对方拿到后,再次组织进攻,试图挽回总比分上的败局。所幸的是,比赛时间已经所剩不多……

  “面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哈恩呼吁要让国家队的球员自己做主,沈祥福却还在为国奥队当着辛苦保姆。这种尴尬,使中国足球的“哈沈工程”至少在2003年还难以和谐地统一方向,跑到一条轨道上。

  两种观念,是两个“面子”,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两个主帅,都要“面子”,却是不一样的“面子”。

  “面子”问题,也许还要困扰中国足球很久很久。(《中国足球报》戴新)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