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体坛广角 > 正文  

媒体叹息:李娜夺冠 多些竞技少些政治吧

www.creaders.net | 2011-06-05 14:12:12  苹果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李娜首夺法网冠军,中国政坛再现抽水潮,官方传媒聚焦于李娜为国争光,但无法掩盖中国网球金花的单飞体制与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衝突。李娜炫目的光芒,令差不多同时举行、中国选手横扫金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羽毛球苏迪曼盃黯然失色,这不只是因为李娜为亚洲首夺网球大满贯锦标,更因为李娜夺标多了竞技的观赏性、多了个性的魅力,少了中国体育官员在幕后操纵的政治权谋。

对于红土场上升起中国国旗、奏响中国国歌,李娜直言感意外,以为那是亚运会、奥运会才有的仪式。至于传媒称这是一次中国的胜利,她强调只是自己梦想成真的一天,「但如果说是中国的胜利,有点太过了,太大了,我承受不起。」

显然,再去说李娜扬威红土场是要为国争光,那是多麽牵强。但是,这与李娜看到国旗升起时眼泛泪光并不矛盾,就算是天王费达拿, 2009年首夺法网冠军、听到瑞士国歌时也激动落泪。

1959年,中国乒乓球选手容国团为中国赢得第一枚金牌时,国人大为振奋,视之为民族尊严、荣誉的象徵。乒乓球自此成了国球,国际大赛的出战人选甚至名次,都由体育官员内定,以致闹出何智丽等不服金牌内定事件。半个世纪过后,金牌对中国民众来说,还有多少可以代表国家、民族荣誉呢?拒绝金牌被爱国、被爱党,渐成主流。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洋,批评冬奥会上夺金的周洋只感谢父母没有感谢国家,结果招致舆论炮轰。

李娜跻身澳网决赛后,网络上已将「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丁俊晖的准度,李娜的力度」相提并论。无论姚明、刘翔、丁俊晖,还是李娜,都颇有个人英雄色彩,是竞技多于政治。李娜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精采的球技、张扬的个性,散发出职业球员的自由、魅力,任何再为她的言行涂抹政治颜色的做法,无论是左是右,都是无聊的、幼稚的。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