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体坛广角 > 正文  

媒体评论:李娜的邪火都是他们逼的

www.creaders.net | 2013-06-01 15:54:11  凤凰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新闻背景:法网第二轮,李娜不敌世界排名第67位的美国选手马泰克。在赛后的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娜对媒体的问题始终没有好气,而在面对“失利后能否对中国球迷说些什么?”的问题时,更爆出了“三叩九拜吗?向他们道歉吗?”的惊人之语。

  一场新闻发布会,让李娜再次被顶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她向记者反问了5次。她的回答,显然不能用一般的“实话实说”来形容,虽然每一句都是事实,但同样每一句都透出对抗的情绪。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回击,就像把球狠狠地打回对方的半场。

  李娜刚输掉一场关键的比赛,且被大雨拖延了好几个小时,心情肯定恶劣。但是,这并不足以解释她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的邪火。

  纵观整个问答过程,最让李娜恼火的问题,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求原因”(“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发生了什么吗?你觉得下雨影响你的节奏吗?”)一类是“求交代”(“能否对中国球迷说些什么?”)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问题司空见惯,随便说些场面话足以应付。但对于李娜而言,她看到的不只是问题,还有那些问题背后的潜台词。这是法网夺冠两年来,无数次采访赋予她的直觉。在被提问时,她已经知道提问者想知道什么答案,已经可以本能地延伸出去,进而去猜自己的回答到了媒体的报道中会被解读成什么样子。所以,在面对“能否对中国球迷说点什么”的时候,她心领神会但拒绝配合。

  在过去的评论中,我曾将李娜定义为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她不愿意讨好任何一个阵营——无论是体制,还是体制的反对者,无论是记者还是球迷。她不愿意被纳入某个集体,也不想承载个人胜负和自己的团队之外的其他责任。

  这样的个性,当一名职业网球运动员再适合不过。但是,在中国,似乎又得另当别论。虽然单飞成功的她已跳出体制,但仍然跳不出带有浓厚体制色彩的话语方式的合围。

  她输球,往往被外界以非体育的方式进行简单归因,动辄将竞技层面的问题上升到精神层面。比如去年伦敦奥运女单首轮输球,某央媒就连发两条评论,标题分别为“追求职业精神”和“有了财富名气却丢了状态”,把失利归责于“李娜职业精神的缺失,被金钱磨平了斗志”。

  在专业体育的话语体系中,运动员不仅需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一大堆人负责。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运动员失利之后赛后中国记者最标志性的问句是:“有什么想对领导、教练和全国观众说的吗?”——其内在的逻辑,其实就是让运动员“公开谢罪”。

  作为职业球员,李娜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当然算不上“职业”,她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表现出对媒体应有的友善与尊重。但同样必须看到的是,一些记者也同样没有达到“职业体育”的标准,仍然带着鲜明的专业体育记者的思维方式。

  在过去的被访经历中,李娜的个人胜负被赋予了太多职业体育之外的意义与责任,对她来说这只是一份工作,只要给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一个交代足矣,但在外界看来,这却远远不够。

  在中国,拥有国际竞争力和世界级荣誉的运动员是稀缺资源,这注定他们会成为被争抢的对象。而争抢的方式,莫过于通过贴标签的方式,将对方的一部分划归自己的阵营。虽然这样的哄抢在客观上也促成了竞技成绩之外,李娜市场价值的进一步飙升,但是,和她被消费的程度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李娜患上了“责任恐惧症”。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对于一些问题,她也许确实存在过度防卫,但是,李娜的邪火,绝不只是她单方面“不职业”的结果。

  1907年,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他和同时退休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说,他能让卡尔森在不久后养上一只鸟。卡尔森当然不信。结果没过几天,詹姆斯送给卡尔森一件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此后,只要客人到访,看见这只空荡荡的鸟笼,无一例外地都会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向客人解释,自己从来没有养过鸟,结果换来的却是客人怀疑的眼光。最后,卡尔森不胜其扰,只好养起了鸟。

  法网夺冠之后,李娜就被送了很多只这样的空鸟笼。国家荣誉、民族尊严、“球迷感情”……这些超出职业体育范畴、本无须由她负责的东西,却似乎成了她天经地义的使命。当记者问起“有什么想对中国观众说的吗?”一如卡尔森的朋友问他:“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卡尔森没养过鸟,就像李娜从来没有在职业网球比赛中考虑过“比赛大义”和“球迷感情”。

  面对不停的追问,卡尔森选择了屈服,李娜则选择了爆发。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