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一则有关伊朗足球的新闻撩拨了少数国足球迷的心:伊朗有可能被国际足联处以全球禁赛的处罚,这样本来处于被淘汰边缘的国足,有可能进补一个名次,从而在世界杯亚洲区A组拿到小组第三的希望大增。
但熟悉国足历史的大部分球迷看到这条新闻时,心理估计连微小的涟漪都不会泛起,倒真不是他们对国足悲观丧气,而是一致认定这个处罚不太可能会被落实。近年来各种悬疑性的社会新闻很多,但很遗憾的是,凡是牵扯到有利于国足捡皮夹子的新闻,几乎从未实现过。
再过几天国足又要出征了,大战之前我们还是要营造一个加油鼓劲的良好氛围,所以揶揄国足并非本文的主旨,而主要是想谈谈为何国际足联的权力和其权威性、震慑力如此之大,大到连联合国都要相形见绌的地步?
前因后果
这个事件的两个主角是伊朗国脚绍贾伊和哈伊萨菲,相信看过中伊之战的球迷肯定对这两位有印象。这两人目前同时效力于希腊的帕尼奥尼奥斯队(Panionios),此队上赛季拿到了希腊国内联赛的第五名,从而获得了参加欧联杯的资格。
不过在第三轮资格赛中他们碰到了以色列劲旅特拉维夫海法马卡比队,这让帕尼奥尼奥斯队的两名伊朗籍的球员陷入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对中东局势稍有常识的读者都会对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有所了解,这两国是一对冤家。伊朗足协也有不成文的内部规定,严禁球员和俱乐部和以色列方面有所瓜葛。
绍贾伊和哈伊萨菲作为伊朗国家队的主力球员,在球员纪律方面对此不可能不知,所以第一回合在客场,也就是在海法的比赛两人为了避嫌根本就没有随队出征,结果球队0:1失利。
两回合制的比赛,第二回合帕尼奥尼奥斯已经到了悬崖边上,不赢的话就要被淘汰了。作为球队主力的二人这次赌了一把,披甲上马迎战,结果事后遭到了伊朗方面的严厉痛斥,并威胁将二人逐出国家队。
有意思的是,这次为当事人站出来打抱不平的是国际足联(FIFA),他们向伊朗方面发出通知:不要以国际政治为由欺负这俩球员,否则我直接取消你世界杯预选赛的比赛成绩。于是这才有了开篇和中国队有关的那一幕。
依据的条款
首先区分一个概念,“伊朗方面”和“伊朗足协”。伊朗对类似此种事件的处理机构是比较模煳的,查阅之前的各种资料,牵扯其中的有内政部门、外交部门还有甚至相对独立的宗教伦理委员会之类的机构。而对绍贾伊和哈伊萨菲处以国家队禁赛处罚的威胁,不可能出自伊朗足协之手。
为何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因为假如伊朗足协那样做,这和国际足联第17条款直接抵触了,这样就根本不用等到今天,伊朗早就被国际足联法办了。事实上国际足联这次也恰恰是用了第17条款威胁惩治伊朗。
那么国际足联第17条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笔者查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