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体坛广角 > 正文  

变性男夺走世界女举银牌 大家都不服气

www.creaders.net | 2017-12-08 18:34:33  中时电子报/澎湃新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变性人萝瑞哈伯勇摘世锦赛女子超重量级举重银牌。

2017世界举重锦标赛落幕,走出之前的禁药阴影,举重界又再度陷入争议。纽西兰变性人选手萝瑞哈伯(Laurel Hubbard)摘下女子90公斤级(超重量级)的银牌,但立即引来极大争议。

萝瑞哈伯(原名葛文哈伯, Gavin Hubbard)曾经是男子105公斤级的举重选手,青少年时曾打破纽西兰的纪录,但成年后没有取得重大战果。35岁时他变性成女人,去年开始在国内比赛横扫女子选手,今年已39岁仍在世锦赛夺得银牌。

美国金牌女将莎拉(Sarah Robles)的教练非常不满地说:"当莎拉赢了金牌,大家都来恭贺我,因为没人想看到她(萝瑞哈伯)拿冠军。"

铜牌埃及女将的教练表示:"我们不能接受一个半辈子都是男人的家伙参加比赛,她的荷尔蒙根本和女人不同,她只通过睾丸激素控制1年后就来比了。但是至少参赛者还是对她比较友善。"

不过在领奖台上,一些女将还是流露出困惑又无奈的表情,到底我们都是输给怎么样的人啊?纽西兰教练很开心,不过萝瑞哈伯领奖后快闪离去,拒绝受访,网路上爆发许多不满的声音。

"为了照顾变性人,就要牺牲女子选手的权益?""我只看到一个男人比力气赢了一群女生。""女子运动悲剧了。""记者的标题请改成一个无耻的作弊者偷走女子运动员的荣耀。""她依旧是男人的骨架啊。""还有一个女人比他强耶。"

一般而言,社会大众还是愿意尊重变性人的权益,然而投入运动竞技就有相当大的争议。印度田径女将洽德(Dutee Chand)因为雄性激素超标一度被禁止参赛,但洽德是天生的女人,如果洽德曾经被挡而变性人却没事,表示现有制度应该检讨。

变性选手夺举重世锦赛银牌:男可以变女,但体格肌肉都在啊

在体育圈,几乎所有项目都分成男女两个组别,这样的做法早已深入人心。

但现在,越来越多变性运动员的出现,正在对裁判、观众,甚至运动员们提出新的挑战。

在日前进行的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就出现了变性选手获得比赛银牌的情况。赛后,同台竞技的其他选手和教练都纷纷表达了不满。

而在更受人关注的奥运舞台,随着政策的放宽,变性运动员也获得了更多的参赛机会。不过,这依然是体育圈一个有些“敏感”的话题。

变性选手摘奖牌,对手队友都不服

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日前,举重世锦赛上出现了引发争议的一幕。

12月5日进行的女子90公斤以上级别的较量中,来自新西兰的运动员劳蕾尔·哈伯德一举拿下了抓举和总成绩两枚银牌。

这是新西兰首次有运动员夺得举重世锦赛奖牌,但相比她的成绩,她的性别却更令人关注。

今年39岁的她,直到30岁出头都是一名货真价实的男性。此前,他一直参加的也是男子举重比赛,还曾是新西兰国内男子105公斤级举重纪录的保持者。

在近几年变为女儿身之后,她开始参加女子组别的比赛,并且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早在今年3月,她就在参加一项澳大利亚举重赛事时夺得了冠军。

然而,她的存在,却一直伴随着圈内人的抱怨。

此前当她在澳大利亚的比赛夺金时,就有一名和她同台竞技的选手表示无奈,“现实就是如此,我无话可说。”

而如今在世锦赛摘得奖牌后,来自埃及的总成绩铜牌得主哈利迪的教练表示,“我们也有些不太适应。”

“一个人以男子的身份这么久,体内的荷尔蒙和肌肉的感觉肯定和女性是不一样的。”

甚至连哈伯德的同胞队友,也对哈伯德参加女子比赛颇有微词。

据新华社报道,哈伯德的队友特雷西曾是新西兰女子90公斤以上级的主力,但在哈伯德变性之后,无法与之抗衡的特雷西选择了减重到其它重量级。

特雷西表示,虽然哈伯德参赛不违反规定,“但是这有种天然优势,这是不公平的。”

运动员变性不易,甚至不想得奖牌

哈伯德的成绩给她带来了争议,而在体育圈,像她这样的变性运动员并不少见。

来自丹麦的高尔夫选手米安妮·巴格尔就是其中之一。1995年,她接受了变性手术,从男性变成了女性,从此之后,她一直以女子选手的身份参加比赛。

不过多年以来,她的变性人身份一直在为她制造困难,许多赛事都因此而拒绝她参加比赛。直到2010年,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协会才修改了协会章程,删除了参赛运动员必须“出生时是女性”这一条款。

但即便如此,变性人这一身份,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在自己的高尔夫生涯中,巴格尔极少接受采访,有视频画面的电视记者采访更是绝不接受。她说,“我很害怕被记者提出那些难以启齿的故事纠缠。”

同时,她也一样会遭到其他女子选手的非议。即便说自己在变性后的身体水准已经变成了正常女子水平,依然有不少人觉得她在力量上占了便宜。

类似的情况,其实也发生在哈伯德身上。在举重世锦赛夺牌之后,她便没有接受任何媒体采访。金牌得主的教练认为,哈伯德是怕交流起来“会尴尬”。

即便在社会舆论已经逐渐对变性变得更加宽容的今天,变性运动员仍然难免成为人们眼中的“异类”。

事实上,据《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在去年的里约奥运会上,英国也有两名从男性变性为女性的运动员参赛,但两人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

一旦公开自己的变性历史,难免成为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焦点。英国媒体甚至透露,这两名运动员希望尽量避免得到奖牌。

不过,在变性之后获得关注,并收获掌声的例子也的确存在。

2010年,美国铁人项目选手克里斯·莫西尔决定变性,不过和多很人不同,他是从原本的女性变成了男性。

此后,他也转战到了男子铁人项目的比赛。不仅成为了美国铁人国家队首位变性选手,也参加了里约奥运会的比赛。

哈伯德成绩排名第二。

限制越来越少,但非议何时能平?

从历史上来看,变性运动员的生存环境,无疑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比如全世界最重要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就在对变性运动员的政策上变得越来越宽松。

为了避免非女性选手“混进”女子组占便宜的情况,早在1968年,国际奥委会就决定在奥运会上引入了性别检查,并随后采取了检验染色体等措施。

早年间,变性还不是一个被普罗大众知道和接受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国际奥委会才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并对此做出了规定。

当时,国际奥委会制定的规则是:允许变性运动员参加比赛。但前提是,必须进行过变性手术,同时参赛前必须接受了两年以上的激素治疗,且其法律上的性别也应完成更改。

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关于变性运动员的限制被放宽。在新规则下,只要变性运动员接受了不少于一年的激素治疗,达到了相应的激素标准,就可以以变更后的性别参加比赛。

对于新规定,国际奥委会官员的解释是,“引入外科解剖学作为相关证明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有可能不利于立法和人权观念的发展。客观公平仍然是最重要准则。”

不过,即便曾有国际奥委会的医学研究表明,男性变为女性的跑步选手不会有额外优势,但更大范围的权威研究依然缺失,对于变性运动员参赛的公平与否,依然还有争论。

主要的批评,还是集中在人们认为变性选手参加女子比赛不公平。比如女子综合格斗选手隆达·罗西就曾评价一位变性的综合格斗选手,“可以打雌性激素,但她还是有一副男性的骨架。”

变性选手即便激素水平达到了女性水准,但“遗留”下来的体格和肌肉依然受人非议。

对于变性选手自己来说,要考虑的东西也远不止体育本身。正如克里斯·莫西尔所说,“通常来说,变性者遭到歧视和暴力行为的几率会更高。”同时他们还要考虑诸如队友和教练是否接纳,商业赞助等一系列问题。

   0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