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0东京奥运进行中,中国截至2日上午高居奖牌榜冠军,未能夺金的选手却得承受被出征的压力。《纽约时报》分析,中国培养运动员的目标只有一个——为国家荣耀赢得金牌,而银牌和铜牌几乎不算数。尽管中国民众愈来愈关注运动员个人的付出,中国派代表队出战的目标仍是金牌榜高位。
中国体育体制源自苏联模式,由国家挑选出数万名儿童,送进2000多所政府经营的体育学校,接受全天式训练。为赢得最多金牌,中国聚焦西方资金不足的冷门项目,或是有较多奥运金牌可拿的项目,并且专攻可透过机械动作改善的项目,而非需要多名运动员且不可预测性高的互动项目。
女子举重自2000年雪梨奥运成为正式项目以来,一直是中国战略目标。这在多数体育大国运动员间较为小众,代表西方女子举重运动员获取资金较为困难。且举重分多个量级,最多可拿4枚金牌。
对中国体育官员角度来说,举重对大众没有吸引力,被送进体育系统的青春期前女孩可能根本不知道这项运动的存在,但这都无关紧要。《纽时》提到,中国国家举重队在北京的训练中心有一整面牆以巨大的五星旗覆盖,提醒著运动员,他们有责任为国争光,而非为了自己。
中国奥运选手做出庞大牺牲,其中又以女子举重选手付出的代价较高,因为她们通常不受广告商青睐。一名拿下中国国家举重冠军的女选手后退役后靠在公共澡堂工作维生,还因年轻时被迫服用激素而长出鬍子。
愈来愈多中国中产阶级父母不愿将孩子交给国家培养为运动员,大众也注意到那些被淘汰的运动员往往生活艰困,因教育程度低、身体受到伤害,除体育系统外几乎没有就业前景。但政府仍持续创造跆拳道、轻艇、帆船等项目的选手,尤其看好农村背景或家庭条件较差、较能吃苦的孩子。
对于中国体育机器制造出的运动员,多年来的努力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奥运赛场上付诸流水。举重女将廖秋云日前出战55公斤量级,败给菲律宾选手,拿下银牌,赛后竟哭得几乎喘不过气,教练也流下眼泪。当一名记者说道,“获得银牌也是个伟大成就”,廖秋云只是低头看著地板。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8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9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10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