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体坛广角 > 正文  

宣布复出不到一周 全红婵再破天花板

www.creaders.net | 2025-10-23 18:13:21  爱史纪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前言

全红婵这小姑娘真是把“厚积薄发”这个词体现得淋漓尽致。

之前有人盯着她的训练挑刺,说她胖了,状态也下滑了,哪怕是在赛场上消失五个月,都有人嚼舌根。

结果现在她一宣布复出,就又破了“天花板”,真是狠狠打脸了那帮黑子们,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现在全红婵的遭遇竟然全被高敏给“预言”到了...

火得越凶,“挑刺”越多

全红婵的走红,从东京奥运会就没断过,14岁的孩子,五跳三个满分破世界纪录拿金牌,采访时一句“挣钱给妈妈治病”,又懂事又有天赋,谁看了不心疼喜欢?

后来世锦赛夺冠、巴黎奥运会卫冕,奖杯拿得手软,“天才少女”的名号算是焊在身上了。

可火归火,盯着她“挑刺”的人也没闲着,今年9月她晒训练,就有人盯着屏幕较真:“怎么好像胖了点?”“是不是状态不行了?”这话听着像随口闲聊,实则戳的是女子跳水运动员最疼的地方:生长发育关。

十来岁的姑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普通孩子家长还琢磨着补营养,到她这,多一斤肉、高一厘米,都可能让练熟的动作变形,跳水这项目多苛刻啊,发力方式差一点,入水水花就大一截,分数直接往下掉。

更别说她这流量量级,千万粉丝看着风光,其实也是压力,每一次起跳、每一次入水,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好的时候夸天才,稍微有点偏差,质疑声就冒出来。

这种压力,搁成年人身上都未必扛得住,何况她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高敏早说过的“坎”,还真应验了

其实早在2021年,全红婵刚拿奥运金牌、全网喊“天才”的时候,“跳水皇后”高敏就说过几句不那么“讨喜”的话:“她还小,没发育,马上要长身高、长体重,这个阶段对女运动员特别难。”

那时候没人把这话当回事,毕竟全红婵的天赋太扎眼了,五跳满分的水平,怎么看都不像会被“长大”难住的样子,甚至有人觉得高敏是杞人忧天。

宣布复出不到一周 全红婵再破天花板

可后来的事,还真跟高敏说的一模一样,今年5月北京的世界泳联世界杯总决赛,全红婵跟陈芋汐搭档拿了双人冠军,可单人项目却以微弱差距拿了亚军。

那时候就有人察觉,她的动作稳定性不如以前了,或许那时候,发育带来的影响就已经开始显现。

再后来,全国跳水冠军赛前,她因伤退赛,一歇就是五个月,没在正式赛场露面。

那段时间,各种不好的猜测满天飞,这时候再回头看高敏当年的话,才觉得这话里全是过来人的经验。

高敏自己当年就吃过发育的苦,因为体重变化差点退役,她太清楚这道坎有多难。

歇了五个月,她没躺着等“天赋”救命

五个月的休赛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运动员来说,这段时间要是松了劲,状态就容易掉下去,但全红婵没这么干,她复出的消息一出来,就知道这孩子没躺着等“天赋”救命。

要知道,休赛期里她要面对的不只是伤病恢复,还有身体变化带来的技术调整,以前熟悉的动作,因为身高体重变了,得重新拆解、反复打磨,每天的训练量只多不少。

教练没说过具体练了多久,但想想也知道,要把变了形的动作重新练到稳定,得下多少功夫。

跳水这事,差一点都不行,入水角度偏一点,水花就大了,分数就掉了,这份精细劲,全靠日复一日的打磨。

更让人觉得难得的是,她没把学业落下,今年9月,她还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报到,成了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

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就那么几年,能想着在训练之余补补知识,为以后铺路,这份清醒劲,比光靠天赋闯天下更让人佩服,毕竟,天赋能帮人站得高,可清醒和努力才能让人站得稳。

宣布复出不到一周 全红婵再破天花板

别光喊“天才”,得看见她扛住的难

现在全红婵复出了,热度还是那么高,不少人还在喊她“天才”,可比起“天才”这个标签,更该看见的是她扛过的那些难,不仅是发育期身体变化带来的技术瓶颈,是伤病休赛时的压力,是千万粉丝注视下的小心翼翼,也是一边练跳水一边上学的辛苦。

高敏之前就建议,再见到全红婵,别叫她“天才”,叫她“强者”,这话确实在理,“天才”是天生的,可“强者”是自己拼出来的。

十来岁的孩子,要在几十米高的跳台上往下跳,克服对高度的恐惧,还要面对身体变化带来的挑战,受伤了也不放弃,歇够了就重新站回来,这哪是“天才”两个字就能概括的?

其实不止全红婵,好多运动员都要过类似的坎,身体的变化、伤病的困扰、外界的压力,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只不过全红婵的热度高,这些坎被看得更清楚而已。

她能扛过来,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光靠天赋,是自己的坚持,也是那些在她被质疑时选择鼓励的人,就像高敏当年呼吁的那样,别光盯着成绩,多给点理解和包容。

结语

全红婵复出这事,看着是个体育新闻,可细琢磨琢磨,也挺给人启发的。

哪有什么永远顺风顺水的“天才”?再厉害的人,也得面对“长大”的烦恼、受伤的挫折、外界的压力,她能从休赛五个月到重新站回赛场,靠的不是别的,是没被困难打垮的那股劲。

高敏当年的话,不是什么“预言”,就是过来人的实在提醒,别被天赋的光环晃了眼,得看见背后的难,也得给年轻人多些耐心。

往后她的比赛,不管成绩怎么样,能看见她还在跳台上拼,就挺让人高兴的,毕竟,能直面困难、不轻易放弃的人,从来都值得被喜欢。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