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裁判张建军在今晨(15/1/2002)《京华》时报头版有一个巨幅照片,显然被媒体作为前段时间炮轰黑哨运动的第一个胜利果实推出。张的这次露面应该是极其痛苦的,因为黑哨裁判可能很多,但被多家媒体点名的目前好象仅此一人。面对指责,张一直沉默使读者更认为他负疚在心。
张建军外貌忠厚,能给人以好感,但很多人认为不值得同情黑哨裁判,裁判受贿赂吹黑哨子其实和贪官受贿赂性质有一样的地方:以权某利,实质上是仗势欺负弱者,私欲压制公平,这是其激起民愤的理由。
张建军作为这场“运动”第一个活靶子,被吉利证实为黑哨,如果吉利和媒体没有搞错而且能拿出确凿证据的话,张可能麻烦不小。
因为黑哨事件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民愤很大,人人喊打,没有一个大家满意的结局说不过去,中国一贯讲“风头”,在风头上的张建军可能在劫难逃。也许张应该投案自首,交出黑钱,再揭发几个黑哨同行,这样即使有罪,因为没有相应的现成可用的法律,加上有自首情节,估计判处一年半年有期徒刑,运气好的话,如后面还有大黑哨,还有可能得个缓期。
但估计张建军想沉默到底是不可能的了,无论如何,裁判的哨子可能难再吹响了。
张建军事件使人感叹,人生有时候确实很难找到“再给我一个机会”的时候。
何必当初……(大炮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