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引领“国际婚姻”风潮 NBA选秀回顾
NBA选秀制度是制衡各队强弱的杠杆,那些弱队每年总能得到一些能量补充,是以NBA各队之间实力不至于差距悬殊,这也是NBA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选秀制度NBA诞生的那一年就出现了。但早期的选秀制度跟现在相比却是两码事。当时没有球队请得起专职球探,NBA总部也只不过是一间办公室而已。至于选秀,各队只能从报纸的报道中了解一些大学球员的名字。NBA工作人员给各球队的代表打打电话,而他们也就在
电话中选中自己的球员,这样产生的新秀,好坏只能看他们的运气了。
从1947年第一届选秀大会开始到1992年,纽约一直是固定的举办地,直到1992年NBA决定在不同城市举行选秀大会。现在的选秀大会的盛况跟当初有天壤之别。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不只大学球员,就是高中生也成为球探光顾的目标,球探对远在大洋彼岸的球员的一举一动也是了若指掌。
选秀的形式也发生重大变化。最初的选秀大会是很原始的,由最差的球队先透,以此类推。这样的弊端是一些球队会为了取得更高的选秀权而“放水”,故意取得很糟糕的成绩以换得好的选秀权。
1966年至1984年NBA采取以东西区交叉挑选的方式,由掷硬币的方式决定谁先选。直到1985年,NBA才采用现行的选秀制度。每支球队都有机会挑中状元秀,但成绩越差的球队获得高顺位的机会越大,成绩越好的机会越小。火箭队去年战绩并不是最差,但他们获得头号选秀权,如愿将姚明请到队中。
早期的选秀过程没有限制,1960年甚至出现创纪录的21轮。1974年NBA将选秀限制在10轮,之后数次精简,1985年到7轮,1988年3轮,到现在压缩为两轮。
在选秀在会上,不得不提的是“海伍德事件”。1971年海伍德在没有大学毕业的情况下参加选秀,被告上法庭,但最后他胜诉,这也开了历史先河,此后大学没毕业参加选秀的日益增多,甚至是高中生也开始率先试水。
“未婚同居”已成为NBA选秀的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到NBA淘金,其中不乏成功者。1974年摩西-马龙是第一个进NBA的高中生。1995年森林狼挑中加内特,1996年科比被黄蜂选中,后来交换给湖人。这些人都是高中生中的姣姣者,但大多数高中生还是未能成就大业。2001年高中生夸梅-布朗以状元秀的身份加盟奇才队,但此后的表现也只是平平。2001年是高中生大举进攻的一年,在选秀的前4名中,竟然有3个是高中生,其中包括布朗、钱德勒和埃迪-科里。
跟高中生的兴起相比,另一潮流是国际于员日益增多。姚明成为第一个外籍状元秀后国际球员参加选秀更是风起去涌。2003年选秀大会几乎就是为国际球员举办的。在参加选秀的73名球员中有31名来自美国本土之外,这也创下了NBA纪录。中国球员薛玉洋也成为其中一员。
NBA选秀制度越来越精彩,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迈进。每年的选秀都是一场盛会,成为许多年轻人一圆梦想的舞台。(新浪体育 /吴哥)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